4月12日,在厦门市泉州商会、厦门市侨乡经济促进会、泉商(厦门)股份有限公司、巴中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区的帮助下,凤凰网厦门站记者与巴中市新闻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惠安县“中国石雕城”参观考察。
在惠安,石雕景观给采访团一行留下深刻印象。从高速公路路口到石雕城的道路两旁,呈现出石雕景观长廊,每隔百余米便有一件精美的石雕。在石雕城内,采访团一行参观了各式各样的石雕作品。随后,采访团一行来到豪翔石业石材展示中心。在近一万平米的展示中心,记者看到,各种造型的石雕排列整齐,形态逼真,大的高可逾丈,小的可以把玩,其中不乏在历届雕刻艺术节的获奖作品。尤其吸引人的,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幅薄如卡纸的作品,有齐白石的虾,徐悲鸿的马,雄踞山石的虎,青翠欲滴的竹,还有古老朴拙的汉砖画,充满风情的日本浮世绘,或黑白,或着彩,乍一看还以为是照片,再仔细端详,原来都是刻在石头上的。据豪翔石业工艺美术师曾榕平介绍,这些“照片”是用“影雕”工艺制成的,是惠安石雕工艺水平的代表。
惠安的石雕工艺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,又融汇汲取闽越文化、海洋文化以及沿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传入的外来文化的技艺精华,并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,历经1000多年的繁衍发展,形成自己独特的精雕细刻、纤巧灵动的艺术风格。
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惠安石雕产业是典型的“两头在外”。石雕材料来自海内外。无论是大理石、花岗岩、砂岩还是玉石,惠安艺人都能点石成金,制作成碑石、城市园林制品、建筑构件、石木制器具或工艺品,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惠安的雕艺产业总量、生产规模、出口总量均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,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、品种最齐全、加工能力最强的工艺生产出口基地,石雕产业也逐渐成为惠安从业人员最多、经济贡献最大、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。